山楂
相传山东境内有座驼山,山脚下有位姑娘叫石榴。她美丽多情,早就爱上了一位名叫白荆的小伙,两人同住一山下,共饮一溪水,情深意厚。不幸的是,石榴的美貌惊动了皇帝,官府来人抢走了她并逼迫其为妃。石榴宁死不从,骗皇帝要为母守孝一百天。皇帝无奈,只好找一幽静院落让其独居。石榴被抢走以后,白荆追至南山,日夜伫立山巅守望,日久竟化为一棵小树。石榴逃离皇宫寻找到白荆的化身,悲痛欲绝,扑上去泪下如雨。悲伤的石榴也幻化为树,并结出鲜亮的小红果,人们叫它“石榴”。皇帝闻讯命人砍树,并下令不准叫“石榴”,叫“山渣”——山中渣滓,但人们喜爱刚强的石榴,即称她为“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稜,内面两侧平滑;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一圆形深洼。花期5-6月,果期9-10月。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核果类水果,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分布。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纲目》: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③《得配本草》: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参者忌之。 ④《随息居饮食谱》: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fb/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楂,既消胃脘积滞肉食又可活血化瘀
- 下一篇文章: 没吃过这些山货,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