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吃山楂。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有两种很重要的零食就是山楂片和果丹皮。这两种零食的原料都是红红的山楂。一想到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就感觉口舌生津。每到春节庙会的时候,还能吃到老北京的糖葫芦。为了要这个红红火火的喜庆劲儿,卖糖葫芦的摊位会特别制作很多巨长无比的糖葫芦,在庙会的小吃街上称得上是一道风景。我每次都会买一种大山楂里面夹着大块儿红豆沙的糖葫芦:冰糖的甜,山楂的酸和红豆沙的香,称得上完美的甜食组合。小时候妈妈总是说山楂帮助消化,对身体特别好。知道长大后看到我的好朋友经常给她家娃服用同仁堂的大山楂丸,我才知道这圆圆的红山楂还是一种中药材,有消食健胃,降血压血脂的功效,据说还能抗衰老。不管千好万好,我爱吃山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超爱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北京小吃中,有一道用山楂制作的小吃名叫炒红果。红果是山楂的别名,北京人念的时候必须在后面加上儿化音--炒红果儿,这名字是不是比山楂可爱多了。不光名字惹人疼,浸在半碗糖水中的炒红果各个晶莹剔透,入口软糯酸甜。有人在炒红果的时候,还会加上桂花或者蜂蜜,这些都让酸甜的味道丰富了口感和层次。不过,你不要以为炒红果是抓一把山楂放在油锅里炒,炒红果是山楂+冰糖用水熬出来的。在北京著名的稻香村食品店,红果是装在一个透明塑料杯里卖的。你拿着杯子,轻轻戳破杯子顶上的塑封膜,呙起一大勺,粒粒红果在糖水里甜得都能拉出丝儿来。据说稻香村做炒红果的原料比例是一斤山楂,六两冰糖,炎炎夏日,把炒红果放在冰箱里,保管你吃上一口之后,神清气爽,暑气已经消掉大半。山楂树大都长在北方,北京郊区就有很多。在秋末冬初,如果你沿着郊区的国道行进,会经常发现很多山楂树枝头挂着红红的果子,在阳光下很是好看。记得有一年我妈看了京郊的旅游介绍,一时兴起非要去山里转转。我正开着车呢,我妈看到路边有一片挂果的山楂树,喊我停车说要问问能不能买两斤。停车之后,果然看到有两个农妇正在把树下一堆堆的山楂往袋子里装。她们拿了几个给我们尝尝,这山楂粒大饱满,表面是浅红色,透着新鲜。咬上一口,超级酸中带着一丝甜甜的回味。我妈连夸好吃,一下子买了五斤。回到家里,我妈还在兴头上,准备做一道老北京炒红果。先把山楂去核,用开水稍微焯一下。然后先把冰糖放在少量水中让它融化,然后加水放山楂,让山楂在煮开的冰糖水中小火咕嘟。冰糖的量可以参照稻香村的一斤山楂六两糖,也可以根据自己能接受的甜度添加,我的经验当然是甜一些会更好吃。大概咕嘟个半小时,期间不时用锅铲轻轻晃动一下山楂们,等到锅里的山楂变得透亮,糖水也变得粘稠,这炒红果就做好了。凉凉放冰箱,第二天我拿出来尝了一口,冰镇的酸爽,感觉好极了。在老北京小吃中,炒红果属于做法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个,在家就可以做。等到今年秋天,北京郊区的山楂树又挂满果实的时候,我和妈妈相约再做一次炒红果,应景儿,解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f/1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