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丨不痛不痒,可以不管它吗
疝气是什么? 简单来说,疝气就是腹股沟区的腹壁形成了缺损,腹腔内的组织,如肠管、网膜等通过腹壁缺损鼓了出来,形成一个凸起的小包块。这个包块在平躺或是按压时会消失,有些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胀、疼痛等,但有些患者并无疼痛感。 打个形象点的比喻,就是一个足球,外皮有一块破损,内胆从破口处鼓起一个包,这个鼓包就是我们所讲的疝气。 疝气“偏爱”老人和小孩 大多数疝气都是腹股沟疝,男性的患病率远高女性,达到15:1的比例;老人与婴儿是疝气的重点“照顾”对象,60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11.6‰ 疝气的特征除有腹腔肿块脱出外,还表现为下腹坠胀、腹痛等。其多发于小儿和老人,中医认为其成因复杂,一般与幼儿发育不全、老人体弱气虚、寒湿侵袭等有关,但根本原因离不开气血不畅。用艾灸调理疝气,多取任脉、足厥阴肝经以及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 取任脉上的关元、气海、石门三穴,以固本培元。 取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原穴太冲、络穴蠡沟,以疏肝理气。其中大敦穴为常用腧穴,也是调理疝气的特效穴,《玉龙歌》曰:“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曰:“灸罢大敦除疝气。” 取足阳明胃经上的归来、气冲、阴市三个穴位,以消肿散结。 请注意!虽说艾灸能调理疝气,但也要视个人体质、具体情况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患者连续艾灸3天后症状仍无改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预防疝气多抬腿 上文提到大多数人的疝气都是腹股沟疝,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来预防疝气的发生。 一个很简单的抬腿动作,坚持练习,就能起到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的作用。 方法:全身平躺在床上,双手平放在躯体两侧,两腿并拢,两脚绷直,上抬90度后再缓缓放回床上(注意尽量稍微悬空),然后再抬腿,反复做30次左右。老年人刚开始练习时,可适当做几个进行尝试,然后再逐渐增加数量。 还有,大便时不要过分用力,也是预防疝气的关键。因为老年人腹壁薄弱,若再患有便秘,排便用力,加大腹压,很容易形成疝。 预防和改善便秘,可常灸四大穴——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穴、支沟穴,以疏通腑气、调理肠胃,从而促进排便。 另外,许多人认为,疝气不痛不痒,因此不需要太过在意,调理也无须急于一时,等到疼起来再去处理就好了。 事实上,我们中医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就像衣服破了洞不去修补,破洞肯定会越来越大,危险性也会越高。 小儿疝气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强壮以后而消失,而成年人的疝气几乎没有自行愈合的可能。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只会越来越重,可能发生肠管嵌顿于缺损处,导致肠梗阻、肠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还是要及早重视。 对于女性疝气患者来说,最好在怀孕前就把疝气给“解决”掉。因为孕妇在妊娠期间,腹壁膨胀,压力增加,会导致疝气急剧增大,且顺产时增加的腹压也会对腹壁造成冲击。早点告别疝气,怀孕产子时就会少一分隐患。 分享健康,分享快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3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指毛桃根的功效和营养价值有哪些如何食用
- 下一篇文章: 生活小常识山楂的营养价值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