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高脂血症人群的日常膳食原则: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2.调控脂肪,少油烹饪。3.食物多样,保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4.少盐控糖,戒烟限酒。5.因人制宜,辨证施膳。6.因时制宜,分季调理。7.因地制宜,合理搭配。8.会看会选,科学食养,适量食用食药物质。

一、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高脂血症人群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减轻内脏脂肪或体脂含量,维持健康体重,有利于血脂控制,尤其对于超重者应通过控制能量摄入以减重,每人每天可减少~kcal的能量摄入。

1.可按照蛋白质4kcal/g(17kJ/g)、脂肪9kcal/g(37kJ/g)、碳水化合物4kcal/g(17kJ/g)、膳食纤维2kcal/g(8kJ/g)为换算系数计算每顿餐食能量。

2.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适当增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3.对于体重正常的人群,保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预防超重和肥胖。

4.对于高脂血症人群,无论是否肥胖,建议每周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身体运动,包括健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每天锻炼至少消耗kcal。

5.对于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6.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运动强度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运动后第2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二、调控脂肪,少油烹饪。

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是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高脂血症人群食物制作应选择少油烹饪方式,减少过度食品加工,避免油炸、煎炒等多油烹饪方法,选择蒸、煮等方式,每日烹调用油不超过25g。

1.脂肪摄入以占总能量20%~25%为宜,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0kcal为例,相当于全天各种食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包括烹调用油、动物性食品及坚果等食物中的油脂)在44~55g之间。

2.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总能量的10%。

3.高总胆固醇血症者应降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使其低于总能量的7%。

4.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少于mg,而高总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mg。

5.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脂肪摄入总量。

6.反式脂肪酸摄入量6应低于总能量的1%,即每天不宜超过2g,减少或避免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7.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鱼类等食物富含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适当多吃。

三、食物多样,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

在控制总能量及脂肪的基础上,选择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1.选择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0%左右,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0kcal为例,相当于全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g之间,并且在主食中应适当控制精白米面摄入,适量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蔬菜等。膳食纤维在肠道与胆酸结合,可减少脂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同时,高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提高人体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脂代谢的调节。推荐每日膳食中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水溶性膳食纤维)。

2.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2~20%。动物蛋白摄入可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牛羊肉等;奶类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无糖酸奶等。应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如大豆蛋白等。大豆及其制品有利于调节血脂,从而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每天摄入含25g大豆蛋白的食品,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建议可以经常食用蚕豆、豌豆等豆类食品。

3.维生素E、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及植物甾醇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每日食用推荐量不少于g,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适量食用含维生素E丰富的坚果和种子。推荐每日摄入2g左右植物甾醇。

四、少盐控糖,戒烟限酒

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50g。

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应与医生和营养指导人员密切配合,积极自我监测和管理,使血压和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1.高脂血症人群膳食除了控制脂肪摄入量,还要控制盐和糖的用量。食盐摄入过多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培养清淡口味,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同时,注意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高盐食品的过多摄入。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少吃甜食,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0kcal为例,不应超过50g,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添加糖摄入应更低。

2.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之一,应避免饮用,要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

3.高脂血症人群生活作息应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戒烟限酒,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4.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吸烟人群可以选择戒烟门诊、戒烟热线咨询以及药物来协助戒烟。研究证明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因此提倡限制饮酒。

五、因人制宜,辨证施膳

高脂血症产生的外因多是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导致痰浊内生,内因多是脏腑功能失调,气不化津,痰浊阻滞,或气机不畅,脉络瘀阻,常常有虚有实,虚实相兼。中医食养总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即虚者用具有补虚作用的食药物质与食养药膳,实者选用具有祛邪作用的食药物质与食养药膳。

1.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职业等不同特点,考虑膳食的原则。

2.年龄不同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也应有区别。

3.长期过食脂肪类和甘甜类的食物能够使人产生内热、胸中胀满,导致肥胖,引发各种疾病,高脂血症患者尤应注意。

4.饮食不可过烫、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这样人体才能保持强壮,不容易被病邪侵犯。

5.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勿饥饱不均。

六、因时制宜,分季调理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四时节律影响下,人的血脂水平亦会存在一定差异变化,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食养有不同的要求。

1.春季,阳气上升,万物萌发,膳食应当以护阳保肝为主,多食时令蔬菜(如芹菜、芦笋等)。注意忌过食寒冷、黏滞、肥腻之物。

2.初夏,天气渐热,阳气旺盛,膳食当以益气清心为主。

可适当食用兔肉、鸭肉、鱼类、小麦、绿豆、豆腐及时令蔬菜瓜果。长夏乃夏秋之交,地气升腾,气候潮湿,故长夏主湿。膳食应以清利湿热、健运脾胃为主。长夏所食之物应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宜适当食用陈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莱菔子等食药物质。

3.秋季,气候萧条,燥胜地干。故秋季膳食当以滋阴润肺为主,可食用具有滋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枸杞、桑椹、菊花、黑芝麻、乌梅、决明子、铁皮石斛、百合、桑叶等。秋燥本易伤津耗液,故秋天应少吃辛辣、煎炸、油腻及热性食物。

4.冬季,天寒地冻,万物收藏,故冬月食疗重在散寒邪,补肾阳。可适当食用羊肉等性质偏温的食物。冬天应忌食生冷之物,以防阳伤而生寒。

七、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受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影响,居民饮食习惯、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根据地域调整膳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涉及中国行政区划中的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等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此部分地区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以痰湿、湿热、血瘀最为常见。

北方地区居民平衡膳食,多食水果、鱼虾类、奶类、豆类,不过量食用盐、蛋类,减少腌制蔬菜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果,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化痰、活血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陈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莱菔子(祛湿化痰);山楂、桃仁、沙棘(活血)等。

2.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此地区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最多,其次为湿热质、气虚质。

南方地区居民控制油、盐摄入量,同时增加适量粗粮摄入,如紫薯、玉米、黑米、大麦、青稞等,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化痰、益气健脾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黄芪、人参、白扁豆、薏苡仁、山药、大枣、麦芽、茯苓等。

3.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涉及中国行政区划中的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北五省区,该地区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阴虚证为主,其次为痰阻证。

西北地区居民在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减少牛羊肉的食用(可由鸡、鱼、蛋、虾等代替),多食蔬菜和水果,以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及其他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滋养肝肾阴津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枸杞子、桑椹、菊花、黑芝麻、百合、乌梅、决明子、铁皮石斛等。

4.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该地区居民日常膳食的主要构成有糌粑、大米面粉、肉类和奶类。建议该地区居民多摄取鸡、鱼等动物蛋白,并补充优质的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等,同时视情况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八、会看会选,科学食养,适量食用食药物质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可通过看标签来选择适合的食品,满足营养需求,例如通过看营养标签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品,同时通过看标签可以了解食品中能量和相关营养成分的含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钠以及膳食纤维等,做到科学合理选择。

1.膳食中可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如植物甾醇、多糖等植物化学物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鼓励多吃富含此类植物化学物的食品,如大豆、黑色和绿色食物、洋葱、香菇等。

2.食药物质每天食用量不宜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和相关要求。已知对某种食药物质过敏者、正在服用特殊药物可能与食药物质发生反应时,以及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师、执业药师及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1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