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快速处理小儿积食中医辨证
导读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关于小儿积食,已然成为天下妈妈群里最热议的一个话题,每天都有无数妈妈结伴而来,孜孜不倦地探索以下问题:孩子积食了怎么办?孩子又积食了怎么办?孩子老积食怎么办?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今天,思家养生就带领大家,扒一扒小儿积食那点事,如何用中医辨证小儿积食,带您走向中医解决小儿积食的正确之路! 小儿积食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最典型的症状是在睡着一两小时后,突然开始咳嗽,刚开始咳一两声,然后越来越严重,最后会咳得喘不过气,脸憋得通红,坐起来,然后“哇”的一声,把胃里的食物全吐出来。如果睡前喝了奶,会吐得更严重,有时候不是吐奶,而是直接往外喷奶,像喷泉一样。 吐完清洗干净再睡下后,宝宝可能会发烧,不过积食引起的发烧温度不会太高,一般都在39度以下,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同时伴有厌食、咳嗽的症状。积食性咳嗽主要是夜咳或睡着后咳个不停,白天宝宝醒着玩耍或坐、或站时几乎不咳。 有些宝宝积食时不会吐,而是直接出现夜咳、厌食等症状。如果宝宝一段时间内摄入太多的肉或高蛋白食物,妈妈就要警惕了,认真查看宝宝的舌头,观察宝宝舌头中间脾胃的反射区,如果舌苔很厚,颜色发白或者发黄,妈妈就要赶紧给宝宝处理了 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两种,有型积和无型积。 有型积还分两种:一种为吃多了积,我们叫胃积。 胃积:就是食物积在胃肠道上,这样的孩子一般表现在舌苔厚、黄、肚子胀、有口气、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胃积,以消食导滞为主,对于这样的积食很好处理,我们一般采取的推拿处理办法热敷肚子,顺时针揉肚子等消食导滞、通便的方法。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脾积:孩子平常吃得并不多,但因为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我们通过食物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不能通过脾传输到肺,运达到我们的五脏,包括我们的皮肤和毛发,而是全部积蓄在中焦,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 脾积,以健脾助运、消食,消补兼施为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gx/1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牛拉稀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营养科普牛奶说高血脂这锅我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