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识山楂
性状鉴别:本品直接晒干者呈球形,直径0.8~1.5厘米。表面棕黑色或褐色,稍显皱缩,亦有宿存花萼及果柄痕。果肉薄显干瘪。质坚结,不易破碎。内种子与北山楂相似。山楂饼扁圆饼状,褐色,常有破裂,气微,味酸涩。以粒大火饼圆厚,色红褐者为佳。习惯认为楂饼品质稍好。 主要成分:含有苹果酸、枸橼酸、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等。野山楂又含山楂酸、鞣质、皂甙等。 药理作用:消导食积,化瘀散滞。其原理为: 1、助消化。山楂酸有促进消化作用。 2、抗菌。体外试验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扩张血管和降压。通过扩张血管而起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前人认为山楂能行瘀散滞,可能与其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关。 炮制:生用、炒用或炒焦用。 性味:酸、甘、温。 归经:入肝、脾、胃经。 功能:消积、行瘀、化滞。 主治:食积、肉积,脘腹满闷,脾脏肿大,经闭瘀阻,产后儿枕痛,疝痛,痢疾等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fb/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故事的中药药食同源山楂
- 下一篇文章: 中药大课堂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