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央视的临朐特产——沂山玉竹茶!

?临朐特产上林小米——家乡的味道!

?《临朐》微刊征稿启事及稿酬机制

?12月23日,招聘求职、出租转让等便民信息

带领村民致富的“山楂妹”

——省劳动模范马利新的故事

□记者钟波

4月27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县寺头镇相亮山楂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马利新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走进位于寺头镇的临朐县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办公楼,门口右侧的一溜“牌子”最吸引人眼球,“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原材料供应基地”“上海大润发超市山楂指定供应商”……细数下来,金闪闪的牌子一共17块。“这面墙上挂不了,三楼接待室还有20多块呢。”马利新说,这么多牌子是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见证。

“山里红”变成致富果

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马利新家分到了自己的7亩责任田。父亲马相亮一边种烟,一边在乡食品站屠宰点上当了一名杀猪工。他不怕累,四五亩地的烟叶一人掰一人烘,得空就在屠宰点上杀猪卖肉,玩得滴溜转,收入也十分可观。不到五年时间,马利新家成了村里第一个富起来的,第一个盖起了砖瓦房,还第一个买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村里的山楂园,丰收时节,山楂多的卖不了。外地的许多加工厂却缺乏原材料,急需大量山楂。年秋后,经过多方考察,马相亮到信用社贷了几万元的款,就一心一意搞起了山楂销售。他们的业务越做越大,本地产的山楂不够买,又到泰安、莱芜、沂水等地收购,客户也越发展越多,山西、河北、辽宁等地都有他的定点销售厂家,年销售量都在多吨。

合作社抱团创市场

“以前,农民单打独斗闯市场,议价能力低,只有‘抱团’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前景。”马利新说。年,马利新在寺头镇河口村牵头成立了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让合作社经济壮大起来,帮社员钱袋子鼓起来”这是马利新的心愿和承诺。合作社成立当初,村民不接茬,入社果农不到10户,而且大都还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想法。马利新鼓励大家说:“出水才看两脚泥,只要合作社办好了,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增加了社员的收入,种植户自然会领情,自然会加入。”合作社就组织周边村的部分种植户北上河北、辽宁,南下河南、江苏,观摩各类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经营状况,让大家见识了农民合作组织蕴藏的巨大商机和潜力。随后,合作社专门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办理了质监代码登记,申请注册了“联源”和“山楂树之恋”商标,使合作社一起步就纳入了正轨。当年,山楂大丰收,入社果农每斤山楂的价格比散户多卖0.4元,果农很快转变了对合作社的看法。年就实现了经营收入万元,实现盈余万元。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山楂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到目前,合作社注册社员户,带动农户户。合作社产品被国家权威机构认证为有机绿色产品,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县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理事单位,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在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的客户名单中,不乏山西维之王、北京航空饮料、苏州如意食品等众多知名企业。他们看重的是寺头山楂经久不衰的品质: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年“寺头山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寺头山楂绿色无公害,果实大品质好,在我们那里很受欢迎,这回来打算批发30吨。”正张罗着从冷库往货车上装山楂的辽宁收购商孙海洋说。

年6月,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在淘宝网和京东商城注册建立了“一家人水果屋”网店,将山楂从“提篮小卖”搬到互联网上找婆家。当年淘宝销售额35万元,净利润25万元。“网上卖一面包车山楂赚的钱,能顶上我们平日一货车山楂卖的钱。”合作社员工李太芬告诉记者,“现在网上销量很好,合作社的产品上都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d/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