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到了难熬的伏天了,暑气,湿气越来越重,前几天我朋友一进门就说,外面明明没下雨,但我有种被雨淋透了的错觉,衣服全被汗浸湿了。要是赶上下雨更难受,都分不清身上的是雨水还是汗水,黏黏糊糊,恨不得一天冲凉好几次。

这时候人体特别容易生湿,不管是湿寒、湿热或是痰湿,跟湿挂钩,身体就不舒服。皮肤敏感的朋友更难熬,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大半夜突然全身过敏,起红色的风团和疹子,一宿没睡。

除此外,我们还容易拉肚子、食欲差、疲惫不堪、油头满面,真是越湿越难受,而且今年比往年雨更多,更潮湿了。

在这个又热又湿的盛夏,分享3种食物,3个动作,帮我们祛湿提升阳气,度过这难熬的时期。

一.简易船式,疏通膀胱经

膀胱经是我们人体最长的排毒通道,从上到下,贯穿我们的身体,膀胱经一堵,湿、寒、热、浊气丛生,尤其是夏季更要保证膀胱经的畅通,可以沿着膀胱经拔罐、刮痧,排毒散瘀,驱寒散热,排出我们体内的湿气、浊气。

膀胱经在后背,自己很难调理,分享给大家一个方法,也能刺激到我们的膀胱经,在家可以试试看,简易船式。

(1)双手扶膝盖,把背伸直,找准臀部下面的三个点,尾骨和两边的坐骨点,让这三点固定一个平面。

(2)然后慢慢地把双脚都抬起来,身体保持平稳,脚尖往回勾,双手打开,手臂伸直保持住,保持10~30秒。

(3)双手扶膝盖,大腿靠近小腹,下颌微收,借助惯性前后滚动,做到背部微微发热为佳。

幅度不用大,慢慢做,做不来也不用强求,循序渐进,借助惯性前后滚动身体来按摩背部的膀胱经,可以让气血更通畅,排湿排浊。

二.拍手掌+3窝

经常拍拍手掌,尤其是大鱼际处,排湿气。一开始拍手时,可能会有点不舒服,这是正常现象,要坚持住。同时,观察双手大鱼际处的颜色,一般体内湿气重的人,在双手的大鱼际靠近手腕的地方,会呈现青色或紫色(部分现象,但出现青紫色,也并非一定是湿气重)

3窝指的是肘窝、腋窝加腘窝。

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常言道:心肺有邪沉于两肘。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与肺。

夏季湿气重,连带我们肺也不清爽,拍打肘窝,可清一清心肺上的毒素,清热排毒,祛湿气。在拍打频率上,建议一到两周拍一次,每次两侧交替拍打各次。

腋窝俗称胳肢窝,经常拍打,可以帮助我们清毒素,排出湿气。每次两侧交替拍打各30—50次,做5次即可。

腘窝又名膝窝,在膝盖后的凹陷处,在腘窝的中点有个叫委中的位置,是我们膀胱经上排污的口子,像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寒热气都可以通过拍打这里排出。拍打腘窝5~10分钟,每10天拍一次。

三.承山消肿操

承山穴是祛湿气的好穴,同样也在我们的膀胱经上,在小腿肚下缘,找的时候,把脚后跟翘起来,小腿肚那就形成一个窝,承山就在窝里。

分享一个承山消肿祛湿操的动作,首先,高跪姿,找小腿肚上的承山,在小腿肚最高点的位置下来,凹陷下去的这点。

其次,慢慢坐下来,用另外一只脚凸出的踝骨,加压在承山穴上。

可能没有坐下去就会开始痛了,如果觉得受不了,可以用手撑着地板,减轻疼痛。如果觉得还可以,慢慢离开,让整个坐骨和全身的力量,加压到承山穴上。

坚持5-10分钟,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就达到目的了。

四.鸭肉莲子薏米汤

原料:陈皮6克、莲子(去心)30克、薏米仁30克、山药干12克、生姜三片、鸭肉克、冬瓜适量。

做法:

1、将鸭肉洗净、切块备用;

2、如果脾胃比较虚寒的人,可以将生薏米仁在锅里炒一炒,炒到微黄。

3、将所有原料放入砂锅里,大火烧开,小火煮2小时左右,冬瓜最后放入炖煮一会儿,最后调味即可食用。

陈皮和薏米仁搭配加强祛湿,山药、莲子搭配健脾和胃,鸭肉可以补气养阴,利水,这道汤健脾祛湿,养阴利水。

五.四神汤来一碗

四神是指:薏米、莲子、山药、茯苓。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20克左右。

如果嫌不够有味道,分享一种更好吃的做法。

材料:鲜淮山80克,茯苓30克,薏米30克,芡实(也可用薏米)30克,莲子30粒(可带芯),陈皮6克,猪骨克。

做法:

1、把所有的备料洗净;

2、猪骨剁小块,入锅飞水备用;

3、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煲1.5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用,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祛湿的目的。

如果觉得炖汤麻烦,也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糕点,香甜软糯,这个糕是用芡实、糯米、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山楂、红枣这几种养胃的食材做成的。

香甜软糯,肉质细腻的垆土铁棍山药,不仅营养高于普通的山药,味道也好,甘甜,老人小孩都爱吃;潮州的土地肥沃,养出来的芡实也是色白粒大的,散发一股清香的味道;白扁豆,可是祛湿解暑的佳品,也是脾胃喜爱之物。

薏苡仁我们都吃过,也就是薏米,有着生命健康之禾的美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均衡的谷物。

莲子,味道甘甜,吃起来清新爽口,尤其是它的莲心,很下火,正适合夏季食用。山楂,酸酸甜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果脯果糕,像是上面油腻的东西吃多了,来两颗山楂,感觉瞬间就没那么腻得慌了。

但光有好的原料还不够,制作工艺也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其中的营养不流失,同时还得兼顾口感,找到好的比例搭配,经过12道工艺,保留了原有食材的营养,在进行低温烘焙。

咬上一口,充满糯米的清香,软糯香甜,咬上去不同于干得掉渣的糕点,这个吃下去也不噎得慌,仔细嚼还有淡淡的人参味,而且是用的是健康有益的麦芽糖,甜度适中,吃不了太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六.每天早上来片姜

生姜热、味心,能进五脏六腑,具有祛风解寒、祛痰化湿、提升阳气的作用,很多朋友都知道生姜的妙用,但都怕吃姜会上火,如果是湿热或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吃姜是需要注意的,不过生姜和醋搭配的话,就不用过多担心了,醋是收敛的,收敛了姜辛辣燥热的性质,让它变得平和起来。

准备:生姜(嫩姜)、陈醋(米醋也行)、盐、糖(调味,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是否加糖)

做法:生姜洗净,晾干,切薄片,更好腌入味,姜皮不用去;切好的姜片放进玻璃瓶中,把醋倒进去,瓶子一定要干净干燥,不能有油啊水啊,不然容易变质,醋没过姜片,加点盐,糖,放入冰箱冷藏,差不多过个3~5天就可以吃了。

每天早上吃3片,早上7~9点是胃经当令,有助于升发胃气,增进食欲,每天都吃,长期食用,尤其是脾胃里总觉得有寒气的,腹泻拉肚子的,都坚持吃姜,慢慢身体就舒服了,阳气也足了,尤其适合又潮又湿的夏季。

如果没时间自己做,可以试试商城这款铜陵白姜做的醋泡姜,跟自己做的区别就在于姜的品种。

铜陵白姜远近闻名,很多喜欢吃姜的姜客都会特意赶去铜陵吃上一口正宗的白姜,这个姜生吃或是腌制后口味很好,色白鲜嫩,又脆又多汁,味道虽辣但不呛口,腌制后当个下饭喝粥的小菜非常爽口。

开盖即食,我们对比了不下10家的供货商,一一试吃后,选出的这一款,配料表简单干净,有陈醋和酱汁两种口味,良心手作,放心食用。

盛夏养生,这6种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排排湿气,提升阳气,一起迎接后面更热的伏天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d/1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