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艺谋劝退,初代谋女郎走下神坛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785554.html 年,张艺谋捧红了两个人。 一个《我的父亲母亲》19岁的章子怡;另一个,《一个也不能少》13岁的魏敏芝。 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获得最佳电影金狮奖。 随着作品走向银幕,女主演魏敏芝也将告别过往,走向新的人生。 影片里,魏敏芝基本是本色出演,朴实的孩子,说话时还有一些很自然的小动作,看起来更灵动真实。 姜文看过电影后说:“那女孩脸上一点不做作……职业演员演这个人物得准备二三年,而且还得费功夫。” 河北省赤城县的小山村,14岁的女孩魏敏芝家里,涌进了一群记者。其阵势,不亚于多年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的高密县老家。 从那刻起,她不再属于农村,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伸到了家门。 01 定了,就她了 如果没有遇见张艺谋,没有冠上“谋女郎”的称号,她的一生也许就和大多数的农村姑娘轨迹一样。 早早辍学,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守着屋前的一亩三分地,又或者,自己和丈夫远走城里务工,把老幼孤寡留在村里,让他们成了留守儿童和孱弱无依的老人。 《一个都不能少》改编自新疆作家施祥生的《天上有个太阳》。小说里,临时代课的女孩儿,执著地留住每一个学生,这正是张艺谋想要的人物感觉——一根筋。 张艺谋决定,这部片子要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营造真实的质感。 剧组分头到河北的山村选人。其中一组来到了赤城县的镇宁堡乡。副导演郦红敲开了魏家大门。 剧组相中了妹妹魏聪芝,乖巧、机灵,就是性格腼腆。他对魏父魏母说,自己正在帮助一个导演的电影进行选角。 副导演问她会不会唱歌跳舞,她害羞地躲在姐姐后面。魏敏芝主动站了出来说:我会。于是她自顾自地大声唱起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郦红一下子就对这个勇敢的小女孩提起兴趣,接着问她会不会跳舞。平日里只会割猪草的她,哪里懂得什么跳舞。她壮着胆子跳了一段自编的印度舞。 就是这股子虎头虎脑的劲儿,魏敏芝入选试镜。一万多名候选人,筛选到剩俩人,魏敏芝排第二。排第一的女孩年龄大点,戏好,而魏敏芝的“红二团”脸蛋和不吝的气质,让张艺谋很难抉择。 张艺谋想了个法子,让她们来到大街上,冲着人多的地方大喊。排第一的女孩,放不开嗓子,声音出不来。魏敏芝不管不顾,大声喊起来。 定了,就是她。两次二选一,魏敏芝本不是最优的那一个,但因为表现,成了胜出的那一个。 02 “你还不能当明星” 年春天,《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后,魏敏芝成了“名人”。 年,河北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实连续剧《寻人档案》,魏敏芝在里面出演了一个角色,这是她的第二部公映作品。 家门口被前来采访的媒体堵的水泄不通。,她倒也不怵,有记者问她以后想不想继续当演员。她说,想。于是,第二天的报道里就写到,大意为想当老师的魏敏芝,现在要做电影明星了。 处在一片叫好声中的魏敏芝,对未来有些茫然。是张艺谋“还是应该继续读书”的话,让年仅14岁的魏敏芝选择到省城石家庄的精英中学,开始了新的学习。 张艺谋第二次找到了魏敏芝。说了一段话,语重心长: “孩子,你不能当明星,从现在起一切归零。你成功出演了一部电影,只能说你的人生多了一份不同的经历,这一件事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不要听别人夸你是大明星,我希望你冷静下来,你不适合进入娱乐圈,我也不希望你进入娱乐圈。但是你能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好好学习,从现在开始,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她听从张艺谋的建议,直截了当地回绝了各路媒体、导演的邀约,退出演艺圈,专心上学。巧的是,当时石家庄精英中学董事长翟海志看完《一个都不能少》后,深受感动。 他主动了解了魏敏芝的家境,邀请魏敏芝到精英中学的“宏志班”读书。不收学杂费,每个月还发块钱的生活补助费,安排她姐姐魏灵芝和父亲到精英中学工作。 年2月,魏敏芝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专业课的第一次考试。当时报考导演专业的有多人,魏敏芝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却败在了电影专业知识。 魏敏芝落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说在意料之中,是像魏敏芝这样的农村孩子,借助于大导演的一部戏成名,本身就有戏剧性。然而,电影学院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只能表现农村题材的本色演员。 说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按照以往有些学校的做法,像魏敏芝这样的准名人,总会有高等学府欢迎,比如某些退役的世界冠军、某些当红的影视明星,进高校深造就非常容易。 只不过,魏敏芝没想过,她的落榜开始成为媒体调侃的素材,嘲讽她“不过靠一电影偶然出名罢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天才了”。 那段时间,是魏敏芝的至暗时刻。当时没有微博没有热搜,可魏敏芝还是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她考电影学院的负面消息,一水儿全是嘲笑。 连“特殊考生信息应不应该保密”也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还有媒体找她做采访,问“很奇怪,你为什么不去考表演专业”,魏敏芝反问:“为什么我非得考表演啊?” 低谷时期,她读着汪国真的诗《学会等待》安慰自己。 书中有段话:“你要学会等待和安排自己,成功其实不需要太多酒精。要当英雄不妨先当狗熊,怕只怕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就是黎明。” 机会真被她等到了。 03 打赢这场翻身仗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影传媒学院向她抛出橄榄枝,只要通过本校艺考,并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录取她,并免除每年元的学杂费。 6年前,那个对着人潮拼命大吼的姑娘,真的为自己,撕开了一条出路。 成功后,她可以很有底气地对着镜头、对那些质疑她的人说:“我当年报考电影学院真的没有错。” 进入大学校园后,魏敏芝开始了自己的导演之路。她不仅独立执导了电视剧《母亲的心愿》,还把自己的高考经历,拍成了电影《夜的童话》。 在大学期间,她还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美国杨百翰大学华人教授陈尔岗。 就在入学这年,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一位美籍华人教授陈尔岗,来到河北,参加中小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会。 中方的研究课题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陈教授一下子想起了看过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听说女主角就来自河北,很想见见她。 而魏敏芝已经在西安,他便专程飞过去。一番交流后,他感觉眼前的姑娘,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当时就产生想法,帮她去美国留学。 杨百翰是美国第三大私立大学,隶属教会,一直在做助学项目,寻找全世界贫困而学习优异的学生去留学。 但魏敏芝的英语很差,连简单的交流都不行。陈尔岗给她布置了任务,两年后英语达标。 为了赢得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魏敏芝开始疯狂地学习英语,并在两年后,拥有了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连陈尔岗教授都被她的英语水平给惊到了。 魏敏芝也顺利地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 在学校里,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写剧本,进行拍摄、剪辑,和同学一起制作关于中国的专题片,独立或与人合作导演过数部电影短片。 同时,魏敏芝也遇到了与她相知、相配的伴侣——美籍华人刘锦辉。两人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相识,魏敏芝打定主意在21岁之前不谈恋爱,刘锦辉就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回看魏敏芝的经历,从普通女孩到红遍全国的“谋女郎”,然后放弃演员光环再做回普通人,她用勤奋和努力实现了人生目标。 虽然如今的她没有闪耀的名利傍身,但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呢?因为,她站到了人生这个阶段最适合她站的地方,并且,闪闪发光。 年,第30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新闻发布会。张艺谋携《山楂树之恋》和新“谋女郎”河北姑娘周冬雨出席,魏敏芝,同样以电影工作者的身份安坐台下。 当听到这位昔日的“谋女郎”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提问时,台上的张艺谋非常感慨: “魏敏芝,很多年没见了。 长大了,像个故事一样。当年她跟我拍电影的时候,很小,现在她在这里,给我提问题,让我有一种恍如梦里的感觉。 其实魏敏芝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纪录片。” 曾经,她的命运被一部电影所改变,后来,她用尽全力将人生经营成一部更精彩的电影。 23年前,她的世界跟封闭的河北东栅子村一样大,23年后,她置身美国,感悟多元文化的美妙世界; 23年前,她是懵懵懂懂、土得掉渣的乡村小姑娘,23年后,她大方、乐观,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23年前,她是意外入选而一夜成名的“谋女郎”,23年后,她从摄像机前的业余演员变为监视器后喊停的人。 魏敏芝在高三的在一篇作文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现在的我,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课,可以聆听老师传授各种知识;现在的我,住在温馨的学生公寓内,可以感受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现在的我,可以穿上漂亮的校服,骄傲地抬头阔步。因为我享有幸福的关爱,拥有最幸运的生命转折。” 也许有一天,大家会这样评价魏敏芝:魏敏芝并不是因为拍《一个都不能少》怎样怎样,而是因为她原有的那种动力,让她有了今天。作为魏敏芝本人,她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够这样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d/11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评最丑谋女郎扁平身材上维密的周冬
- 下一篇文章: 补铁神器猪肝不知道该怎么做辅食三种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