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夏日批发冷饮的店铺便季节性地更换了主营业务,做起了糖炒栗子和雪球山楂的生意。买一盒雪球山楂,用竹签子挑着整颗嚼,酸甜可口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

山楂药果兼用,别名山里果、山里红,可生吃亦可做果脯果糕。小时候惯常吃的果丹皮、山楂片、山楂条,就是山楂果泥中加入糖和凝结剂等再制的。

山楂晾晒烘干后可供入药,也可泡茶饮用,己亥年在西安的永兴坊喝到过山楂藕汁,微酸清润,滋味颇佳。

以前在一些茶膳馆子吃到过山药泥配山楂酱作冷盘前菜,用以健脾开胃,也吃到过山楂奶冻作餐后甜品,可起消食化滞之效。

在天津的时候吃过小碗抹酱,是一种将山楂酱、海棠果酱等掺上碎冰做的地方小吃,类似果酱刨冰,冰凉缓解了山楂的酸味,可口消暑。

丁酉年还在上海的素食店喝过山楂饮,还有应季的山楂炒饭。山楂虽是佳果,做炒饭却不太适合,后来也没有再吃到过。

近日忽然忆起,周末便自己买了点山楂,做点零嘴。一颗颗红艳艳的圆形小果,果皮上布满了金色的小点,底部长着一枚可爱的星星。

山楂多生长在荒山秃岭,故而果皮上常带一层浮土。用淡盐水加一点小苏打搓洗干净后晾干表皮,便可穿在竹签子上。

制作冰糖葫芦须先熬制糖稀,冰糖、砂糖皆可,将糖水二比一混合大火熬煮。糖水会逐渐粘稠、浮动起细密的泡沫来,开始爆开飞溅。备一碗凉开水在,用签子略微沾点糖稀在凉水中过一下,吃口薄脆微稀、稍有粘牙即可。

小火继续温锅,将穿好的山楂串串在糖稀中转动一圈,让每颗山楂都沾上一层薄薄的糖。在糖液降温前抓紧时间在提前备好了料碟中滚一下,蘸满芝麻、椰蓉、彩糖粒等,轻轻将之静置在油纸上冷却。

稍待片刻,糖稀就凝固了,在丹红的山楂上裹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糖壳。轻轻一咬,就能听到齿间清脆的声响,和着山楂绵软的酸甜,点缀着芝麻、椰蓉的香气。

也可以将糖液久熬成稠厚的糖浆,当糖浆中涌现密密麻麻的大气泡后,加入几滴白醋或柠檬汁,促使糖更快速、稳定地凝固,搅拌均匀后迅速关火。

等待几分钟,在此期间泡沫会消失,糖液呈现出透明、清澈、均匀的质地,表面的热气散去后,平滑如镜。此时将洗净晾干的山楂球倒入锅中,以锅铲推动翻炒,使每一颗山楂都尽量裹上厚厚的一层糖浆。

随着温度的冷却,糖结晶会迅速析出,锅铲不断搅拌翻动之下,透明的糖浆渐渐发白,成为一层结在山楂果皮上的“冰霜”。

出锅后的糖霜山楂红白相映,娇艳可爱,如三九之节、红梅覆雪,雅称「挂霜红果」。

撷一枚入口,糖霜在唇齿间如雪入阳春、化作甜蜜,和清脆的山楂掩映出甘酸的美味。

可惜南方湿度较高,无论是水晶般剔透的山楂糖葫芦还是皑皑如雪的糖霜山楂,很快都会返潮,渗出粘腻的糖液,滋味和色面都会大为逊色。

时令如岁,亦如碌碌此生,莫负春光佳音,徒伤衰草空枝。当善自珍惜、及时行乐。

更多食单,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d/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