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马小晗文/图

以江为媒,依江兴业。

“两江”奔涌,欣欣向荣。

溯珠江西上,位于广西西部的靖西市、那坡县草木葳蕤、山青水碧。在粤桂协作的务实推动下,珠江—西江流域城际协同发展日趋紧密,不仅打通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要道,也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战略通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年深圳市龙岗区和广西靖西市、那坡县携手共进,从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消费帮扶、劳务协作等方面做足“文章”,共同推进粤桂协作高质量发展。

坐落在那坡县的深圳龙岗产业帮扶项目

高质量:特色产业激活发展动能

在深圳东门的同益新丝绸城里,一匹匹披散如流云,华贵有光泽的丝绸正有络绎不绝的客商前来垂询。这些丝绸正是来自“蚕的天堂”——广西那坡县。作为边陲县,那坡地处山区低纬地带,素有“天然空调”的美誉,适宜桑蚕生长,然而,在引进深圳企业之前,当地专业技术和饲养环境不足,导致蚕茧产量低、质量不高、价格不稳定、种养规模不大。

年,深圳龙岗区与广西那坡县跨越山海,因粤桂协作千里结缘。龙岗区的丝绸企业同益新也在对口干部的引导和推介下,看到了那坡“养蚕”产业的潜在价值,决定在那坡投资建厂,助力当地桑蚕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在龙岗区的大力帮助下,目前已建设标准化桑蚕产业基地、提供良好技术服务、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现蚕桑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形成了“种桑——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的丝绸”的全产业链,实现茧丝绸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年度,那坡县实际桑园面积10.73万亩,全年蚕茧产量1.05万吨,产值5.26亿元。不仅为那坡县带来了产业的繁荣,更为当地民众牵起了一条“致富丝”。

另一边的靖西市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达.5公里。边民互市由来已久,各种食品、日用品都是边境贸易里的“香饽饽”。量体裁衣、立足优势,靖西市、龙岗区确定将进口坚果、进口水(海)产品、进口香料、进口水果等落地加工作为重点提升产业。

龙瀚(深圳)集团与靖西的龙邦建发公司签约

来自龙岗区的企业也在对口干部的引导下看到了商机。11月15日,来自龙岗的企业龙瀚(深圳)集团与靖西的龙邦建发公司签约,达成进驻“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产业园”新竣工厂房合作意向,未来将打造独树一帜的智慧边贸市场,继续共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乘风而上,长空万里。年,在龙岗区的帮扶下,先后引进了广泰昌食品、嘉茂科技、马氏食品、龙宝食品等4家落地加工企业入驻靖西,新增落地投资1.73亿元,4个项目已于年9月全部实现投产。值得一提的是,特色产业园区相关项目资产归村集体经济所有,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预计累计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71万元,村均增收3.4万元。

强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加速跑”

塑料大棚连绵看不到边际,大棚里是颜色各异的非洲菊,红的、黄的、粉的、卷边的缤纷欲滴,基地入口处的“粤桂协作”几个字尤为突出。这正是靖西市渠洋镇怀书村特色花卉产业园,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土地流转、村集体分红等形式,全村户位村民因此获益。

靖西市渠洋镇怀书村特色花卉产业园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融出新机遇,走出新天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桂西大地上徐徐展开,花卉产业园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笔。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产业园、靖西市铝工业产业园、粤桂协作海升柑橘脱贫奔康产业园、桑蚕产业示范园、岳圩镇利兴村火龙果产业园、百香果产业园、那坡边关丝路桑蚕产业集群等粤桂协作协作共建产业园区都在同一时间高歌猛进,呈现出“有花有果有桑、工农边齐头并进”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了以“落地加工和铝工业为主,特色农业产业为辅”的粤桂协作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靖西市的8个园区累计引进东部企业10家,年新增投资额3.36亿元,带动劳动力就业余人次。那坡建成县级桑蚕产业脱贫奔康产业园2个、乡级15个,形成了“核心带动、多点呼应、主辅结合、一区多园”的产业布局,户均养蚕收入从年的0.8万元到年的3.5万元,增长了%。

全市12个乡镇8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累计享受“粤桂协作资产红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7万元,村均增收4.57万元。

多元产业百花齐放,产业集群建设硕果累累,当地居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龙岗与靖西、那坡结缘后,经济活力不断涌现、发展动能持续迸发。

促消费:助力农产品“出山入湾”

在广西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台台全自动的食品生产线将广西特色的大果山楂系列产品“酸嘢”加工成瓶,依托“粤桂协作”机制步入了鹏城千家万户。该企业的生产基地广西首批认定的“供深基地”。这正是依托靖西优质特色产业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优势,龙岗区、靖西那坡协作打造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成果。目前,靖西市已创建供深基地2个、深圳农场1个、通过圳品资质认证3个,更建设了“靖西市乡村振兴消费帮扶湾区运营中心产地共享仓”,依托广西桂农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对全市19个乡镇个行政村的农副产品进行甄选,对符合上架条件的农副产品进行集中收储展示,打通了靖西农副产品进军特区市场的第一道关口。

视线回到那坡县,深圳市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中学等结对企业、学校、医院、机关、工会等单位纷纷与那坡结对,采取订单推动、预留份额、定向采购、食堂食材采购、职工购买、工会采购等方式,促进农产品、农副产品线下销售。截至年11月,那坡县销往广东地区的农产品有茴油、蚕胚、茶油等产品,金额达1.08亿元。

那坡县的盐焗腰果生产线

只要步入位于龙岗中心城的“粤桂协作——龙岗区对口帮扶靖西市、那坡县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就可以看到黑花生、青花椒、山茶油、大果山楂、盐焗腰果、香米等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成为靖西那坡两地在深的“销售选品窗”,也标志着靖西市、那坡县粤桂协作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工作至此正式步入了“食材甄选、物流保障、展示销售”的全产业链新时代。

千里同好,山海同心。消费帮扶方兴未艾,产业联农带农如火如荼。随着订单的增加,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村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带动产业富民,以靖西的海越农业公司为例,年产值同比增长10%,带动就业1.2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户左右、户均增收1.3万元以上。

助就业:劳务协作出大“招”

2月的新春刚过,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就组成跨省“招工团”,带着就业岗位和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吹响龙岗龙年新春招工引才“集结号”。累计提供就业岗位多个,达成就业意向余人。另一边,靖西市也开通了“点对点”返岗复工免费乘车服务,通过大巴专车、动车等方式组织四千多名农民工赴深返岗。谱写一曲曲山海与共、双向奔赴的乐章。

据了解,年以来,深圳市龙岗区和靖西市、那坡县抓紧做实粤桂劳务协作,推动靖西、那坡籍劳动力到广东省务工,万余名农民工在深圳找到了发挥才干的舞台,为创美好生活,助力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技在身,终生受益。就业不仅需要信息渠道畅通,更需要有过硬的本领。今年,靖西市使用粤桂协作财政资金组织开展粤桂协作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人,其中包含脱贫劳动力人,培训后即就业比例达83%。而那坡县开展了传统螺蛳粉烹饪、电商直播、美容师等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共开展粤桂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人,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人次。为两省区企业、群众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帮助群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江通两广,粤桂一家亲。在全省高站位谋划大发展,“一盘棋”擘画大格局下,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龙岗,和背靠西部、连接东盟靖西市、那坡县联动发展,乘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借力发力、蓄势腾飞,在新的起点,以踔厉奋发的昂扬姿态,共创新辉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1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