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岐食养三伏天如何正确养生
冬补三九,夏养三伏。今年从7月15日开始就已经进入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了。三伏天,虽然炎热难耐,却也是为期40天的养生黄金期,是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好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人体易受湿热之邪的侵袭,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畅。因此,在三伏天养生,首要任务是健脾温阳以固根本,再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清除体内的湿浊、邪气、毒气,进而补养气血,实现身心的全面调理。 1.健脾温阳固根本 在三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汗,脾胃的消化功能也相对减弱。因此,健脾温阳成为了此时养生的关键。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多食用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等,同时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此外,适当的阳光照射也有助于温阳散寒,促进气血流通。 2.清除湿浊等邪气 三伏天湿热之邪盛行,容易导致人体内湿浊积聚、气血不畅。为了清除这些邪气,可以采取一些排湿的方法,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出汗,促进湿气的排出;或是利用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方法,帮助身体排湿排毒。在饮食方面,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利湿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等,以辅助排湿。 3.补养气血 在清除湿浊等邪气之后,身体需要得到充分的补养。此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等,通过食疗的方式调理身体。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循环。 4.循序渐进调理 在三伏天养生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进行大量的补养和调理,以免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步进行调理,从健脾温阳开始,逐渐清除湿浊等邪气,最后再进行补养气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高温环境,实现身心的全面调理。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三伏天养生计划,照做就好,soeasy! 1.初伏(7月15日-7月24日):健脾胃 《四神汤》健脾固根本 配方: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15克 做法:以前食材,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适量冷水下锅,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即可。 建议3-4天喝一次即可! 《初伏祛湿汤》湿气藏不住 配方:猪骨g、土茯苓10g、五指毛桃8g,赤小豆、薏米、芡实各15g ①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 ②猪骨g冷水下锅放姜片料酒去腥,撇去浮沫洗净备用。 ③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煲1.5小时后,加少量食盐调味可。 《元岐九味汤小面》祛湿养胃健脾 配方:小麦粉、小米粉、薏米粉83g、猴头菇、茯苓、陈皮、沙棘、山楂、桑葚、百合、莲子、大枣等原材浓缩粉83g 元岐九味汤小面食材做法: 第一步:锅内加适量水,水开后将面条放入锅中轻轻搅动防止粘连; 第二步:大火煮开后加适量冷水,转至中火,水开后再加适量冷水,这样更能把食材的精华煮出来; 第三步:再次水开,熄火后盖上锅盖焖一分钟出锅,面条呈半透明状即可,建议汤面共食,不加任何调料,食材经黄金比例科学配伍,小分子萃取更易吸收,所有精华都在汤里,汤一定要喝完哦! 也可把汤先盛出来,先保留一碗精华原汤,剩下面条可按普通面条做法添加喜爱的食材搭配。建议:每天食用一次 2.中伏(7月25日-8月13日):祛湿热 《陈皮黄芪茶》祛除湿浊 配方:陈皮、黄芪、茯苓和山楂各10克 做法:黄芪和陈皮需要提前浸泡30分钟,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0~15分钟。 《四君子汤》适合脸色蜡黄、爱出油… 配方:党参、茯苓、红枣、白术、甘草各10g ①所有食材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以上; ②适量冷水下锅,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即可。 表现:舌苔白有齿痕,头发油腻、脸部爱出油、身体疲惫等。 — 3.末伏(8月14日-8月23日)补气血 《元岐二十二味膏滋膳》补气血提肾气 表现: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睡不好觉 配方:枸杞、黄精、杜仲雄花、槐米、酸枣仁、葛根、桃仁、薤白、山楂、决明子、佛手、茯苓、薏苡仁、莱菔子、牡蛎、栀子、菊花、砂仁、甘草等二十二味提炼营养膏、低聚果糖(益生元)、燕麦片 元岐二十二味膏滋膳食材(部分)做法:热水冲泡,焖5分钟即可,也可添加牛奶,味道更佳 建议每天睡前1袋 注意:经期不能喝! 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不仅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还要注重身体内部的调养,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健康度过这段炎热的时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12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玫瑰花泡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