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经常回忆起这样一个场景: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走亲访友的时候,难免会见到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面黄黄红红的水果,伴随着酸美的甜汁儿,让每个小朋友都大流口水。

就是这样一种食品,曾经称霸了我们年代所有的孩子的童年,它的名字叫罐头。

尤其是水果罐头,不管是黄桃、山楂还是栗子,打开罐头,那一刻,美味儿的感觉就胃里开始发酵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罐头产品,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发生了完全相反的两种消费变化,中国现在没几乎没有人在吃罐头了。

与之相反,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疫情的冲击之下,以美国、德国等等的罐头销量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美国的肉罐头增长了31%,德国的蔬菜罐头增加了80%,水果罐头的销量也增长到了70%。

有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一家工厂保持了七乘以24小时的满产。

就是如果从储粮的角度来看,罐头成为西方这些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和食品,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不怎么喜欢囤罐头呢?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遇到一些恐慌时,可能会去囤粮油米面,但是很少有人囤罐头,虽然这是一种保质期相对比较长的食物,而且类型很丰富。

这背后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普遍认为罐头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对于健康非常不利。

这种消费观念之下导致的销售数据很不好看。

年,我国规模以上的罐头制造企业的产量下降了7.9%,而当年12月份儿罐头的产量只有80.3万吨,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虽然在下滑,产业力量依然强大。年我国的罐头行业总产量达到了万吨,营收是多亿,总利润接近亿,单单罐头这一个行业就创造了上千亿的这产业链,不能不说罐头这个产业很厉害。

尤其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罐头是我国出口创汇当中重要的一个产品品类。我们最高年出口创汇可以达到54亿多美元,第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

而从人均罐头销量来看,更是能看出这个明显的差距。

美国人均罐头的年消费量是90公斤,欧洲国家是50公斤,日本23公斤,而稳中国是只有两公斤,这样能算下来,就看到我们的罐头消费是非常的低的。

所以说一个消费观念就带来了一个产业和消费结构的重要的变化。我们国人觉得罐头食品添加剂多,但在欧美国家认为罐头一样价值较高。

不同的消费观会导致很大的这样一个产业的变化。

当然,产生这样大的差异,除了消费理念和对产品认知不一样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我们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得彻底和迅速。

通过阿里,京东和拼多多,这些社区团购的这个龙头的带动,我们的线上线下的配送体系非常的完善。

外国地往人稀,导致他配送物流成本很高,而中国这样四通八达的物流环境,让中国各种新鲜蔬菜的佩奇非常的方便,就不需要这样的罐头产品来保鲜了。

你现在还喜欢吃罐头吗?你对这种消费差距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1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