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山楂的代名词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www.wxlianghong.com/ 冰糖葫芦——山楂的代名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丁兆平 幸福有许多种。 吃嘛嘛香是一种幸福。 要想吃嘛嘛香,必须得有好胃口。胃口好就幸福?是啊,因为这其中充满了哲理。有人就说过——“身体健康是人幸福的生理基础”。 而勾引起许多人胃口的,就有那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北方人的至爱。有些地方又叫它糖球。每年的正月十六,青岛海云庵庙会,卖山楂串的特别多,久而久之,被老百姓叫成了“糖球会”。主角是消食的山楂与萝卜。所以虽然庙会盛况空前,有人却说这是山楂、萝卜的“盛会”。 山楂又名红果、棠棣子,它是蔷薇科植物山楂或山里红所结的成熟果实。 山楂这种植物是中国的原产,它被栽培的历史已超过三千年。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即有其记载,称之为“朹”。山里红正是山楂原植物在栽培后所产生出的植物变种,确切地说,不过是大果的山楂。山楂与山里红,二者其实一家人。从植物学上区分它们是两种,而在老百姓那儿,许多时候完全混称,是难分你我的。 山楂曾是皇家园林——汉武帝的上林苑中的栽培树木,而且并不限于单一品种。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至少有三种不同产地的山楂类植物,古代所用“查”字即楂: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美名,以标奇丽……查三:蛮查、羌查、猴查。” ——晋·葛洪《西京杂记》 至于冰糖葫芦的由来,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故事传说往往比文字记载更久远:南宋绍熙年间,光宗(公元—年)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身体衰弱。宫廷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治疗都不见效,于是张贴皇榜招医。一位民间郎中揭榜进宫,为贵妃诊脉后,许以半月必愈。给出的治疗方法却很一般:将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五至十枚。经过这样的食疗,贵妃的病果然如期痊愈。后来,这种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传入民间,并成为串起来的冰糖葫芦。 民间中医用普通的山楂果,治好了光宗皇帝爱妃的病,功劳不小。而正因为山楂常见,并非“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稀罕之物,才能被百姓们模仿而制作成了人见人爱的冰糖葫芦。 药食同源。由食而药,山楂正是一种药食两用物品。说它普通颇符合生活实际,因为能够治病求人,说它是珍品也不为过。 其实,首次记载山楂“能消食”的本草文献,要数南宋王介撰绘的《履巉岩本草》,此书的内容为彩色药图加文字说明。书中名为“棠毬”的山楂,其白花红果的特征描绘得很清楚。文字中则说:“小儿呼为山里果子者是也。能消食。”由于是彩图绘本,所以此书颇为珍稀,仅有明抄绘本孤本传世,现今藏在国家图书馆。这本书未流传到外面,就难以产生影响。显然,它最早记载山楂“能消食”的事实被李时珍忽视了。 明朝末年有位名医李士材,也称赞山楂有消食积的功效,说山楂可治疗“小儿乳食停留”(《本草图解》)。 清朝名医王士雄熟识饮食物的药用功效,擅长运用饮食疗法治病,他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总结山楂具有“散结消胀,解酒化痰,除疳疾,止泻痢”的功效。 清朝名医黄宫绣所著的《本草求真》认为:“脾有食积,用此(山楂)酸味,以为消磨。” 可见,自古以来山楂即被中医用为消食积的要药。山楂善消肉食积滞,止泻痢腹痛。进肉食过多后,引起脘腹胀痛,单用山楂煎服即可取效。正如李时珍在山楂附方中收录有杨起《简便方》中的单方: “(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 中医治疗食滞不化,脘腹胀痛,常将山楂与神曲、麦芽、槟榔、枳实等消食行气药配伍,效果更好。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三者同用,可互相增强消食导滞的作用,处方中所见的“焦三仙”,即为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之合称。如再加焦槟榔,则合称为“焦四仙”,又加强了下气消积的作用。这些药物有消食导滞功效,有人简称之为“消导药”。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一些消食中药为什么特别强调要“炒”或“焦”呢?原来,药材经炒之后,变焦出香味,那消食的作用加强,符合中医学“焦香健脾”的理论。而五脏中的“脾”,在中医理论中是“主运化”的,“运化”是中医学术语,与消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中医所谓“健脾助运”指的就是可提高或增强机体的消化功能。 因伤食引起的腹痛泄泻,中医多用炒焦的山楂研末服用,或配伍木香、槟榔。用山楂配伍小茴香、橘核,可治疗因寒滞经脉而导致的疝气疼痛。 在消食积的基础上,山楂也可用于消除更为严重的痰涎内积。如被称为丹溪翁的朱震亨,他在《丹溪心法》中创制有小阿魏丸,就是用山楂、食碱和半夏配伍,与阿魏均粉碎为末,用醋浸糊制为药丸,内服,用于治疗痰涎内积。 据研究分析,山楂中含有山楂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维生素C等成分,食用后能够增加胃中酶类分泌,促进消化功能。山楂中还含有一种解脂酶,能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所以山楂可消油腻肉食积滞不化,治疗小儿乳食停留,并且可解除疳疾。对胃酸少而食后腹胀,有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于饭后嚼食山楂二三颗,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健胃消食而除胀。 常用的消食中成药中有保和丸、大山楂丸,它们均以山楂为主药。为助消化而选药,你可以多考虑一下山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丁兆平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fb/6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漂亮的山楂核手串原来是这样弄出来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