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丽,女,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爱好文学,迷恋摄影,心思细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拾取思想海洋中的贝壳,留下青春走过的痕迹。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刊物上发表文章《蜜蜂飞过》,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刊《驿站》上发表文章《走在前面》等等,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摄影作品五幅。QQ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与山楂树相关的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它纯得如那开得绚丽的红色山楂花,灿烂又短暂,当它的花瓣落满一地的时候,让人心痛地透不过气,只愿记着它的美丽,不愿看到它最后残忍的结局。

女主人公静秋,是一个文静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天真纯净,名字似乎会让人想到安静舒适的秋天,或者悲落叶之静秋的静秋。她爱好文学,所以到西坪村里准备为这个村子记下一些历史事件,写成书。就是这个西坪村,让她探索到了她人生从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领域---爱情。

他叫建新,大家都称呼他老三,长得魁梧,帅气,还有一定的文化底子,跟静秋住的那户人家的长林很不同。静秋对着他,很自然地,心动了。在河边洗床单,“诗意”的交流,一幕幕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都是在跟他分别的时候,突然一下见不到那个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对那个人产生很强的依恋。”可是,她又很害怕,她害怕老三是一个骗子,自己成了他猎物,长辈一次次地告诫,还有很多身边的身名俱裂的女人的例子,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口中的“坏人”、“上身”,但是她心里除了一丝丝的兴奋之外,还有的是担心、忧虑。这是那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情感,静秋纯,纯到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并且深深刻在她脑子里的是无产阶级的爱情,对象的选择也应该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而服务。

老三是另外一个省的军官的儿子,见识广,临时在西坪村的勘探队工作。他爱上静秋了,而且是真心真意地爱她,关心她,对她很好。他的喜欢很直率,又很体贴。他牵静秋的手,吻她,但是心里有一点点的担心,担心她不喜欢,不愿意,也不会强求。他对静秋的爱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他送来妈妈需要的白糖,叮嘱她不要去做危险的零工,争执不过的时候只好提醒静秋提防着不安好心的零工头,为她买来半高筒的胶鞋,以割伤自己的手臂作为威胁,医院看受伤的脚,通知静秋顶职的文件……所有无私的一切就是因为爱,希望这个纯净得如清水的姑娘过得好。

似乎,他们的发展史顺其自然,很应该地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这个革命的年代诞生的爱情却因为天降下来的灾祸而夭折了。老三得了白血病。正是这个白血病,越显出了他们之间对爱情的纯真朴素的态度。《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并不是因为小说里面没有对性的描写,恰好是文章中静秋内心细微的感情变化、各种各样的猜想以及她的独特感受,还有最后那一次的“老三什么都做了,就是没有做夫妻之间的事”,让这篇小说对这个称号,受之无愧。

老三走了,他甚至不想让静秋知道他得病,不想打扰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只是到最后,没见到静秋最后一面时,自己也无法闭上眼睛。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埋在那一棵见证他们爱情的山楂树下,与安静的山楂树,一起经历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王蒙说:“我们再也不愿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

陆川说:“这样的作品可以把人们心灵深处那份雪藏的纯真之心,再次唤醒。”

可能在现代,像静秋那样对性知识毫无了解的孩子已经很少很少了,而像老三那样的“情圣”更是如海底之针那样,就算有,也难以寻找。但是,我相信,像山楂树下的那份恋爱里蕴含的质朴,纯真和沉甸甸的爱与责任,依然还在,如山楂树花那般绚烂,唯美地盛放在一个芳草青青的桃花源。

《读后感》电子杂志创刊于年3月1日,原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每月一号发行。宗旨:分享学习,以书会友,用知识创造价值。口号: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杂志内容皆为原创,反映了当今中国大众文学写作水平。杂志致力于中国教育的发展,鼓励大众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有所成就。现已出版散文集《我们读世界》《三人行丛书:高原骄阳、行路集》。目前有读者十万多人,作者七千多人。

读后感电子杂志hi,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f/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