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068.html

山楂树作为国内原产的蔷薇科经济果树树种,因其适宜性较广,抗寒耐旱、易栽培,在鲁中山区一带被果农广泛种植管理,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水果,营养十分丰富,随着山楂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以及保健等众多领域,山楂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剧增,使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进而促进了鲁中山区一带山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型经济农作物。

近几年,我们发现由于当地一些果农缺乏种植管理技术,多采用传统山楂种植理念,“重栽轻管”观念已经先入为主,不能因地制宜的完善管理模式,管理及防治措施相对粗放,导致山楂树不仅开花、结果少,而且病果、虫果率越来越高,使山楂树产量及品质均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鲁中山区一带山楂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就想起在果树所工作的大学同学,向他讲述了当地山楂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少、病果虫果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他向我介绍了山楂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山楂矮化密植管理模式经济效益较为突出,并且易于管理及操作,是当前生产中较为理想的高效栽培模式,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

01施肥管理:合理调控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增强树势是关键

山楂树相比于众多果树品种来说,其耐贫瘠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为了山楂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根据其各个生长阶段的发育规律,合理进行施肥管理,适当增加土壤肥力,保证树势可以旺盛发育,进而避免山楂树结果少、病果虫果率高等问题,山楂树施肥主要从幼树期及结果树期两大阶段入手:

山楂树栽植后1-2年均为幼树期,在此期间应以扩大树冠和根系发育为主要目的,建议肥料多以氮肥为主,搭配适量的磷肥及钾肥,一般每年需要进行3-4次施肥为宜;首先,在山楂幼树开始萌芽前,需要及时追施1-2次速效性氮肥,一般每棵山楂树按照二胺1-2kg或者腐熟农家肥8-10kg进行沟施,以有效促进新梢抽发;其次,在山楂幼树新梢逐步老化期间,建议对山楂进行叶面喷肥处理,建议采用0.3%-0.5%尿素稀释液搭配一定浓度的稀粪水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次效果较为显著;另外,山楂树投产前1年内,为培养粗壮、旺盛的结果母质,应适度控制肥料中氮肥的占比,一般按照50%氮肥、25%磷肥、25%磷肥进行施肥效果较好。

矮化后山楂树,进入盛花期

山楂树进入结果树期后,应主要加强对花前肥、稳果肥以及壮果肥的管理,一般需要进行3-4次施肥,以保证当年山楂树开花结果较多,提高果实品质。首先,花前肥一般集中在12月中旬山楂树盛花期前进行追施,肥料多以磷肥、及少量氮肥为主,结合灌水每棵树可以按照氧化钾等速效钾肥1-2kg、搭配三元复合肥2-3kg挖穴施肥,以促进花芽的快速分化;其次,稳果肥及壮果肥主要在盛花期以及幼果生长期间进行追施,这一阶段肥料应以氧化钾(钾肥)、五氧化二磷(钾肥)等有机肥为主,一般钾肥、磷肥、氮肥配比为3∶2∶1为宜,有助于花芽实现分化,促进幼果不断膨大,并且山楂树盛花期及谢花后,建议采用0.1%-0.2%硼砂搭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2-3次叶面补肥,间10-15天喷施一次,一般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喷叶面补肥,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品质。

小提示:山楂树多选择山地进行栽植,土壤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建议果农在树盘周围10cm以外覆盖一层10-15cm厚的麦秸、绿肥等有机覆盖物,上层覆盖湿润沙土,待覆盖物腐烂后进行深耕,可改善土壤肥沃程度,使土壤富含有机质,进而促进山楂树的生长发育。

山楂进入幼果膨大期

02水分管理:花果期水分供应要及时,畦灌、喷灌、滴灌相结合

山楂树对水分的需求相对严格,当土壤过于干旱且水分不足时,会阻碍山楂树新梢生长发育,影响树势的不断扩展,严重时会引发枝梢抽干的问题;而且,会使叶片出现落叶、枯衰等现象,导致山楂坐落率下降,果实长不大,影响果实的品质及产量;另外,当春夏雨水较多季节,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沥涝使土壤疏松透气性降低,导致山楂树根系毒素不断积累而引发腐烂的问题,因此,山楂树矮化密植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干旱情况,合理运用“畦灌、喷灌、滴灌”等模式,及时进行灌水。

山楂树进入萌芽开花期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开始增大,尤其是花蕾及幼果对水分供应较为敏感,过多易导致花果烂心又烂蕊,过少易导致落花、落果的问题,因此,一般在萌芽到果实膨大期间,应结合施肥管理,以浸透根系集中分布层以上土壤为原则,及时进行畦灌或者喷灌;另外,山楂果膨大后期供水量要适当控制,一般需要在采果前10-15天停止供水。

山楂树矮化修剪后,螺旋状分层树形

小提示:山楂树遇秋旱季节,可采用反坡半环状贮肥水,树冠正下方的外围按照宽20-25cm、深度30-40cm挖反坡半环状贮水沟,将保水袋均匀铺在沟底,注水后加入g左右的缓释肥,可避免水分不足影响果实的品质及产量。

03修剪整形:结果枝组重回缩,整树减少枝量,复壮树势

山楂树矮化密植栽培过程中,具有“易开花、易结果”的特点,会消耗树体大量的养分,若修剪整形措施不到位,容易削弱山楂树势,使山楂树出现早衰的问题,导致果实品质及产量逐年降低,进而影响山楂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修剪整形成为山楂树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关键环节。

山楂幼树多以培养优良树形为主,因其枝梢直立发育、向上性较强,分枝侧向角度小,若不能合理进行修剪,容易使枝条细软且叶量大,树形郁闭,结果母枝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后期坐果率降低、果品不佳等问题。因此,为促进骨干枝延长生长,待山楂幼树长至50-60cm时,选留3-4条螺旋状分布均匀的侧枝作为主枝培育,待主长至40-50cm时,再选留2-3条背斜侧枝进行培育,进而形成半圆形的树冠,以确保后期树冠通风透光性好。

山楂树进入结果树期,应按照“上重下轻、外少内密、抑前促后”的原则进行修剪,冬季开花前以重剪为主,主要疏剪外围的密生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夏季以疏枝、拉枝、摘心等为主,及时短截过密枝以及主枝背上的直立枝、徒长枝、病虫枝,以免枝叶郁闭,培养丰产的优良树体结构;同时,注重采取短截、缓放、回缩等方法培养结果枝组,通过拉枝、环剥等管理措施促进多开花、结果;进入山楂树盛果期后,及时疏剪过密的营养枝,促生分枝,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约为3:1较好。

山楂树进行环剥处理

小提示:山楂树进入盛果期,果树要以“疏缩结合,疏外促内”的原则,主要疏剪过密枝、病虫枝,及时回缩更新结果枝,以提高产果量及品质。

04花果管理:保证授粉、坐果率,疏花疏果要及时

①提高授粉率:山楂树需要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一般待盛花期来临前1-2天,每亩按照蜂量3-4箱进行放蜂,蜂箱间距控制在-m,,一般每期放蜂期维持在10-15天即可;另外,放蜂前后10天内应停止进行喷农药,若遇连续阴雨或者大风天气,应及时进行人工二次授粉,以确保授粉、坐果率不受天气影响;

②提高坐果率:山楂树盛花期间,为保证坐果率较好,需要喷2-3次的赤霉素稀释液;首先,待山楂花蕾70%以上开花时,用6%-10%的赤霉素稀释液对着花序进行喷施,喷到花序要滴水为宜;其次,待山楂花蕾90%以上开花时,同样的方法再次进行赤霉素的喷施;若喷赤霉素后遇连续降雨天气,应在雨过天晴后及时补喷一次;

③及时疏花疏果:山楂树进行矮化密植栽培过程中,开花、结果较为旺盛,需要根据树势情况,在花蕾分化前期应及时均衡疏除过密、弱势、腐烂的花序,避免分布过于集中,影响树体整体养分的合理分配;其次,在花谢后10天左右,应及时进行蔬果处理,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太密果,根据树势及枝梢的强弱,每条结果枝保留5-6小枝果实;细弱的结果枝应及时将整枝剪除,以避免过分消耗养分。

山楂树进入盛果期

总结:在山楂矮化密植栽培过程中,果农应注重合理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技术,合理分配好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水分供应要及时又到位,培养优良的螺旋状分层树形,完善花果管理环节,进而改善结果少、虫病果严重的问题,有效提高山楂的产果量及质量,切实实现山楂种植水平的提升,为山楂市场的经济效益提升与社会效益提高提供帮助,为山楂种植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cd/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