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到底该用保和丸还是大山楂丸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热文排行 编者按 现代社会应酬多,运动少,人们经常就会有消化不良的情况。中医中成药保和丸和大山楂丸都能用于“吃多了”的情况,那么什么时候选哪一个呢? 脾虚如此常见,导致人们中气不足,百病丛生。那么,脾是怎么伤的呢?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脾虚也是嘴巴惹的祸,说白了,就是吃出来的。所以很多人说:“要想健康,先得管住你们那张嘴。”但我不是太同意这个说法。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不信,我现在就请你去一家你最喜欢的饭店,再约上几个平时谈得来的朋友,专点你爱吃的菜,再来两瓶五粮液,然后大家其乐融融地甩开腮帮子,打开话匣子,酒逢知己饮,我看你还能不能管得住你那张嘴!肯定管不住,不知不觉,意犹未尽的时候就猛然发现自己已经醉醺醺,肚子也滚圆了。 还是那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知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但真正能做到每顿饭八分饱,顿顿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又有几人呢?很多所谓的“养生真言”,说得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坚持下去就万难了,因此,这样的“养生真言”还不如不说。所以,我教人养生,从来不提别人做不到的要求。 好在,人类自从有了疾病,有了亚健康,就有了对付他们的武器,那就是药。在健康脱离正轨的时候,在亚健康到来的时候,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最便捷的方法无过于及时用点药,调理一下。 暴饮暴食对人体产生的伤害,用什么调理呢?通常可以用两个药:一个是保和丸,一个是大山楂丸。有的人问我说:“这两个药不都是消食的么?有什么区别?我平时都是乱用啊,家里健胃消食的药一大堆,什么酵母片啊,健胃消食片啊,保和丸啊,大山楂丸啊,我逮着哪个就用哪个。” 其实,用药可千万不能“逮着哪个用哪个”,他们之间的区别大着呢。 食物吃下去后,进入胃里。当饮食适量的时候,胃的蠕动正常,能及时消化,一般来说,就不会形成积食。然而,如果饮食过量,那么,很多食物囤积在胃里,不能及时消化就会和胃壁发生粘连,或者食物之间黏在一起,停滞在胃中,而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更没有力量来运化这些粘连在一起的食物了,于是,成了“食积”。 食积在胃里,必然影响了胃的正常工作;而且,这些食积就像一堆垃圾,堆久了就会变质,腐烂生热,于是人出现各种症状,比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厌食等。而且,胃里面只要有这些食积,以后,即使你饮食适量,也还是会有不适,因为吃进去的食物会被那些食积继续粘连一部分,形成新的食积。虽然胃在努力通过蠕动消磨食积,但消磨去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完全消磨光。所以,当你肠胃里有了“食积”后,即使你改善饮食习惯,也不太管用了。 食积形成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不同阶段必须用不同的药。 如果你平素脾胃比较好,饮食、大便都正常,偶尔一次,因为应酬或是因为亲戚朋友聚会高兴,吃多了,而且吃了不少肉食,那么,大山楂丸是最佳选择。大山楂丸是根据北京的一个民间消食验方做成的,主要成分是山楂,外加麦芽、神曲、蔗糖。其中,山楂消磨肉食,麦芽、神曲消磨酒食和米面食,蔗糖养脾胃。大山楂丸下肚,对于正在不堪重负的胃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有了这些消食的药,胃的负担就减轻多了。于是,食物能很快消磨掉,不至于在胃里形成食积。 但如果你是习惯性的暴饮暴食,或是平素肠胃就不太好,那说明,胃里的食积存在了不止一两天了。这时候,如果想靠大山楂丸来解决问题,恐怕有点困难。这时候就得使用保和丸。保和丸的组成部分是: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其中,山楂消油腻荤腥留下的积滞,神曲、麦芽消酒食和米面食的积滞。胃里有食积的时候,胃气必然不顺,所以用陈皮理气,理气也能消食;积滞长期在胃里,必然发酵、生痰、化热,所以,方中用连翘清热,用半夏、陈皮、茯苓化痰。而且,半夏不但能化痰,还有促进胃气下降的功效;莱菔子不但能消磨食物,还有降气的功效。用这两个药相配,促进胃的“降浊”功能,使食积不得不往下降,离开胃,降到小肠大肠里,最终排出体外。这样,胃里的食积都被赶出来了。 我经常打这个比喻:大山楂丸好比一支敢死队,专门用来应对突发的暴饮暴食,速战速决;而保和丸则是一支打持久战的王牌军,其组织非常严密,作战配合天衣无缝,专门用来消灭顽固的敌人,消导顽固的食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果平时肠胃很好,饮食大便都很规律,只是偶尔一次吃多了,可以用大山楂丸;如果饮食不规律,毛病比较复杂,总有“吃多了”的感觉,那就要用保和丸了。 自古为将者知人善任,我们为了自己的身体,用药也要像调兵遣将那样,熟悉其药性。这样,才能真正用好家中常备的小药箱。 》》编后语 我们把大山楂丸和保和丸的功能主治、配方和服用的注意事项列于下,供大家参考。 ◎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中成药名。为消食剂,具有开胃消食功效。主治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山楂、六神曲(麸炒)、炒麦芽 方中三药均为消食药,其中山楂善消油腻肉食积滞,麦芽善消米面食积,六神曲消食积兼能醒脾和胃。三药相配,助消化,除油腻,健脾胃,适用于肉、食、米、面诸积。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脾胃虚弱,无积滞而食欲不振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保和丸 保和丸,中成药名。为消食剂,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方中山楂消油腻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积;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诸药合用,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之功。 1、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作者简介 中医人唐略。致力于中医复兴与全民健康。著《药到病自除》(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整理中医古籍若干部。 来源:传统中医-唐略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热文排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电视剧里的“中医梗”靠谱吗?《延禧攻略》的中医知识不一定是真的★★★ 古代汤剂所用之水了解一下★★ 作为一个医生,遇到争执怎么办? 喷了那么多,你真的懂疫苗吗? 去看病时,你需要多少医学知识? 头痛的原因这么多,你会诊断吗? 季羡林:“三不主义”养生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黄 吃什么钙片?我这个方法一分钱不花,膝盖问题全恢复I国医大师郭诚杰★★★★★★★ 八月龙眼虽美味,但要吃对才健康!千万别乱吃!★★ 这篇把补脾的知识全讲明白了,一定要收藏!★★ 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中医30种治病的“要药”★★ 肩周炎,看老中医的绝杀技!★★ 任继学辨证论治不明原因腰腿痛 白塞氏病(2) 不仅仅是和事佬!聊聊被低估的甘草★★ 白塞氏病(1) 起床后口干、口苦、有异味?是身体的这3个地方需要“灭火”★★★ 茴香:厨房里的补肾高手和胃病克星★★ 国医大师王烈:首创“哮咳”三期分治 我的老师,我的中医之路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苦丁茶,是药不是茶★★★★★★ 中医穴位基本常识,不看你就亏大了!★★★★ 感受暑邪怎么办?教你挑选中成药 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要提高警惕!★★★★ 为中医崛起而学医★★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正确认识“无毒”中药★★★★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一九到二七)★★ 《金匮要略》“我克”及“克我”之治 为什么中医会被当成骗子?一位中医师的深度剖析!★★ 低头看肚脐,如果有这些特征,说明你的身体很健康!★★ 胆结石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图...都收集齐了!★★★★★★ 人人都应掌握的八把中医救命钥匙★★★ 补五脏的中草药大全,值得收藏!★★★ 出汗这件小事★ 小儿推拿穴位常用图集★ 古语云“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经方泰斗胡希恕治哮喘经验总结★ 产后泄泻(慢性肠炎)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每天举手加三宝,调脾胃,气色红润人不老!★★★★★★ 《神农本草经》全册图文解析★★★★ 祝谌予:中暑病的几种简易防治法 慢性结肠炎 年7月文章汇总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辟谣 喝粥、吃面条,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真相可能吓你一跳~★★★★★★ 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轻易不给治,不把病耽误在自己手里★★ 中医在海外受追捧,这些“洋中医”让无数国人汗颜!★★ 想成为名中医,有哪些必备条件?★★ 半夏毒性知多少?★ 五位国家级老中医的长寿秘方,不到5块钱,家家都需要!★★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热文推荐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2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常喝杯养生茶,神清气爽一整年
- 下一篇文章: 养生花茶参考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