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留守妇女烘烤工场淘金日加工山楂3
宿爱白癜风白斑净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42.html 年11月8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龙尾村的烘烤工场内,留守妇女们正在这里加工山楂干。近百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的烘烤工场内“淘金”,她们每天加工山楂3万斤,干活利索的妇女一天能挣多元,成为脱贫致富路上的一把好手。 寨里河镇龙尾村是市级贫困村,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该镇利用20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了一处烘烤工场,对当地生产的黄烟、菊花以及山楂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提高当地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当地多名留守妇女进场打工。图为留守妇女们利用自动去核切片机加工山楂。 据了解,在该镇多亩杭白菊和亩黄烟,以及近千亩山楂收获进行加工烘烤时,这些留守妇女每人每月可增收多元,多的能挣到多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也兼顾了家庭。图为留守妇女们利用自动去核切片机加工山楂。 这近百名留守妇女,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40多岁,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在当地农村,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年龄大一些的,和孩子还小的妇女们就留守在家里。图为留守妇女们利用自动去核切片机加工山楂。 “俺在这里切山楂片,年龄大了干得慢,一天也能挣80多块钱,年轻会干,手把利索的一天都挣多块钱。”今年63岁李奶奶介绍说,她孙子上学,也不用看了,来这里打工挣钱,同时也能在孙子放学后照顾孙子,非常方便。图为一名妇女正在搬运山楂片。 据负责烘烤工场的来经理介绍,为保证当地山楂种植户的利益,他们实施最低1斤5毛钱的保护价收购山楂,同时根据市场的价格进行上浮调整,增强了农户的信心。图为一名妇女将切好的山楂片放到烘烤笼上,准备进行烘烤。 对于到烘烤工场打工的妇女们,根据工种和劳动强度的大小制定劳动报酬,最低也能保证她们一天能挣60元钱以上。图为一名妇女正在用铁锹翻动山楂干准备进行筛选。 为保证烘烤工场的正常运行,他们在收购完本地山楂外,还到外地进行收购山楂扩大货源,并与一家制药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使留守妇女们能够长期的有活干,保证了增收的持续性。图为厂家技术人员在查看山楂干质量。 图为烘烤后的山楂干装袋准备发往制药厂。如需要了解更多人文故事,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zz/10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央视剧远方的山楂树发布主题曲MV伊丽
- 下一篇文章: 山东青州山楂丰产不丰收收10多万斤每斤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