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乙肝妈妈顺利怀孕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fazheng/34179.shtml

茱萸是一味中药,也是人们用来辟邪一种植物。我最早认识茱萸,是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首诗开始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插茱萸是一些地方的习俗。有不少游子在这天会沉浸在思乡和思念亲人的愁绪中,而“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表达了王维的这种思念兄弟之情。

万事都有来历,人们除了通过插茱萸表达思念之情外,用它来辟邪你可曾有了解呢?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关于茱萸辟邪,有这么一个传说:东汉时,一个名叫桓景的人到终南山拜师学道。他的师傅是有名的术士费长房。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那天,你家将有大灾,破解之法是叫你家里人每人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桓景听了立即照办。到了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一家人依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果然都死了,而全家人却安然无恙。

传说不能信以为真,但却赋予了茱萸传奇的色彩,我们权当故事来听罢了。不过在古籍中也确实有关于茱萸辟邪的记载,《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但不管怎样,茱萸辟邪说总有着浓郁的迷信色彩,我们先就此打住吧。

要认识茱萸,还得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其他资料也显示,除了辟邪御寒,茱萸囊还有防虫蛀的效果。古人之所以在重阳节对茱萸情有独钟,除了有辟邪需求之外,还因为重阳前后,雨水较多,衣物容易霉变,而茱萸气味辛辣,恰好可以驱虫,一举多得。

但话又说回来,看的资料多了,问题也就多了。这茱萸分山茱萸和吴茱萸,古人尤其是王维他老家的人,插的是究竟是哪一种呢?有驱虫效果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呢?山茱萸和吴茱萸又有什么特性和不同呢?

吴茱萸属于芸香科,跟橘子是亲戚,它的小果子是不是很像橘子瓣啊?

山茱萸的一树红果很是绚烂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二者形态差别较大。首先从形态上看,《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木高丈余,叶似榆。而吴茱萸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为: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还说,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而无核。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山茱萸虽花美如杏,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真是再方便不过。

同时,山茱萸虽是传统中药,是六味地黄丸其中的一味,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它没有香味,起不到驱虫的作用;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无毒,有“燥烈之香”,能“避邪气、御初寒”,从这些功效来看,古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实为吴茱萸无疑。

原理点评: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属木本,是一种常绿植物,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两种都可以入药。山茱萸又称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虚寒久泻等症。

在此,虽然了解了山茱萸和吴茱萸的性状和药用价值,但一定切记,若不懂中药,请不要擅自配伍,也不要自行用药,若真有需要找中医才是。

——·常见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关节炎

白癜风

白血病

急腹症

感冒

毛囊炎

口腔疾病

足癣

疱疹

鼻炎

红眼病

手足口病

胃炎

偏头痛

肩周炎

卒中

房颤

——·最美村医·——

王万鑫

顾运霞

贺菊荣

张素鸽

罗建证

李爱武

李建华

徐景福

刘娟

张成刚

黄林会

王红利

王广波

郑敏

史月胜

谭丙华

李亚敏

戈立涛

李瑞鹏

林武

光辉

张飞

覃艾平

专注·传承·普惠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sz/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