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497438.html

一封读者来信,

揭开山楂丰收后的价格真相

□本报记者高洁

10月9日,报社收到一封来自《我本山野一放羊娃啊》的邮件。信中反映,我县西南部的辛寨杨家河三山峪一带,种植山楂多年并形成规模,种出来的山楂质优、个大,口感好。每年山楂收获季节,各地客商纷纷前来选购,产品远销到北京、深圳、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并逐步与各大超市对接。今年山楂又获丰收,每斤价格在两元多一斤,甚至到了2.5元一斤。但是最近在百度临朐吧出现与事实不符的帖子,说临朐的山楂价格低卖不出去,口碑无法正确传给外地客户,引起了市场混乱,也打击了当地种植户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位读者希望报社报道一下,向社会澄清山楂产业的真实情况。为此,记者前往采访调查。

10月10日一早,记者带着疑虑驱车四十公里到我县西南部山区辛寨杨家河进行采访。到达周家庄的时候,看见客商正在指挥着三四个人往大货车上装箱。记者随即上前询问情况,原来“三山峪”品牌山楂就是从这里的杨家河三山峪一带走出去的,而周家庄就属于这里。这位从东北来的客商告诉记者,这里的“三山峪”牌大山楂,个头大,口感好,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每年这个季节他都过来拉山楂。今年的优质山楂两块五一斤,这一趟拉了三万斤。

随后,周家庄村干部刘兴民又带领记者到了一处较大的山楂园,园里七八名妇女正在摘山楂,漫山遍野的山坡上挂满了累累硕果,红彤彤的山楂映红了她们的笑脸;园外五名妇女在筛选山楂,进行等级分类,然后装箱打包,小路上几位村民一车一车把山楂从园里推出来。趁着他们休息的空隙,记者采访了本村的一位村民,他告诉记者,三山峪流域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山楂,后期浇水多,使用有机肥,果实个头大,口感好,光洁度高,色泽鲜丽,深受消费者青睐,管理好,口碑好,已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了山楂收获的季节,只要客商来收山楂,经销商或者山楂园的主人会雇他们来干活,一天也能收入70至元,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少;有时候活干不过来,经销商也会到外村雇人。这个山楂园被来自济南和辽宁的客商承包了,记者上前询问济南的小伙子,小伙子说,这里的山楂口味好,过来收是两块钱一斤,准备运往济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拉过去就被几个大客户瓜分,相当受欢迎。

杨家河山楂种植大户宋军生跟记者说,家里一共种了五万亩山楂,今年山楂大获丰收,能收入近十万元。村干部刘兴民告诉记者,杨家河三山峪村周围,种植山楂四十多年,辐射周家庄、蒋峪和九山一些村庄,形成不小的规模,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收入。记者了解到,“三山峪”牌山楂之所以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与村支部宣传、引导、协调密不可分。村党支部依托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把种植户、贫困户吸引在“山楂产业链”上,许多村民有了村支部这个主心骨,便放开手脚扩大种植规模。

目前整个杨家河种植山楂近万亩,一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纷纷前来购买,大批量运到外地的农产品交易中心,部分中等或次的做了药材,最次的做了山楂饼。刘兴民说,现在价格非常稳定,优质等级的山楂卖到两块五一斤,剩下的极少部分果小的山楂也卖到一块五一斤。

应果农要求,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把山楂销出去,本报公开村干部刘兴民的,以方便社会各界联系洽谈。下图为山楂喜获丰收后的运载场面。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a.com/mygx/9274.html